嗯...今天要來聊一個,我自己覺得蠻重要的東西。
就是那種...你知道嗎,有時候會覺得很累,但又不是身體上的累。比較像是一種...嗯,精神上的疲勞。好像整個人被掏空了,明明想休息,但腦子停不下來,一直在轉。工作啊、生活瑣事啊,全部卡在一起。
有時候會想,是不是應該要去運動一下,流點汗可能會好一點。但身體又很誠實地告訴你,它真的不想動。這種時候,真的蠻無力的。
重點一句話
如果說,有一種方法可以在床上進行,既能休息,又能舒緩身體,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太好了?但它真的存在,就是所謂的「修復瑜珈」。
那...修復瑜珈到底是什麼?
簡單講,它不是我們一般想的那種...要流很多汗、要挑戰極限的瑜珈。它很溫和,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被動。重點不是做到多標準的姿勢,而是透過一些輔具,像是枕頭、毯子,讓身體在一個完全被支撐、沒有壓力的狀態下,停留一段時間。
我自己是覺得,它的核心精神是「讓副交感神經系統工作」。就是讓我們身體裡面那個負責「踩剎車」、讓我們放鬆的系統,可以真正啟動。這不只是我個人感覺,連美國那個...嗯,美國國家補充與綜合健康中心 (NCCIH) 的一些資料也提到,瑜珈練習對壓力管理和改善睡眠品質是有幫助的。雖然他們的研究範圍更廣,但那個讓神經系統慢下來的核心概念,是相通的。
所以,你不用擔心自己筋骨很硬,或體力不好。因為重點從來就不是「做到」,而是「感受」。
具體可以怎麼做?
下面分享幾個...嗯,幾乎沒有門檻,而且在床上就能做的動作。你真的不需要瑜珈墊,有枕頭和棉被就行。
1. 嬰兒式 (Balasana)
這個...這個大概是最有安全感的姿勢了。我自己是覺得,當你覺得心煩意亂的時候,把自己縮成一團,好像可以暫時跟世界隔絕。
- 怎麼開始: 就...先跪著,然後讓屁股坐在腳跟上。
- 然後呢: 身體慢慢往前趴,額頭可以輕輕靠在床上或枕頭上。手臂可以往前伸,也可以放在身體兩側,看你哪個舒服。
- 停留多久: 隨意,感覺對了就多待一下,大概 5 到 10 個深呼吸吧。
- 小提示: 如果你覺得腳背或膝蓋不舒服,塞個枕頭或毛巾在屁股跟腳跟之間,會好很多。
2. 穿針引線式 (Parsva Balasana)
如果你整天都在用電腦,肩膀跟上背超僵硬,這個動作...嗯,真的蠻棒的。特別是像我們在台灣,很多人整天坐在辦公室吹冷氣,肩頸真的會變一塊石頭,這個就很適合。
- 怎麼開始: 先像小狗一樣,手跟膝蓋撐在床上,就是四足跪姿。
- 然後呢: 吸一口氣,把你的右手舉向天花板,眼睛可以跟著手。吐氣的時候,把右手從左手跟身體中間的空隙穿過去,一直送到你的右邊肩膀跟臉頰都貼到床上為止。
- 停留多久: 大概 5 到 10 次呼吸吧,然後...記得換邊。
- 小提示: 如果頭沒辦法舒服地貼在床上,下面墊個薄枕頭。
3. 快樂嬰兒式 (Ananda Balasana)
這個名字...取得蠻好的,因為它看起來真的就像一個小嬰兒在玩自己的腳。這個動作可以很溫和地打開髖關節。
- 怎麼開始: 躺下來,然後把膝蓋彎曲,抱向胸口。
- 然後呢: 試著用手去抓腳掌的外側。如果抓不到,沒關係,抓腳踝或小腿肚也可以。輕輕地把膝蓋往腋下的方向拉。
- 可以做什麼: 你可以試著...左右輕輕搖晃,像在按摩你的下背。
- 停留多久: 也是差不多 5 到 10 個呼吸。
4. 靠牆抬腿式 (Viparita Karani)
這個動作...說真的,它幾乎可以自成一派。如果你今天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做一個動作,那就選它。對久站或久坐的人來說,感受會特別明顯。
- 怎麼開始: 找一面牆。側身躺在牆邊,然後...一個轉身,把腳抬到牆上,讓身體跟牆變成一個 L 型。
- 然後呢: 沒了。就這樣。屁股盡量靠近牆壁,但不用硬推。雙手自然地放在身體兩側,掌心向上。
- 停留多久: 這個可以久一點,5 分鐘、10 分鐘,甚至 15 分鐘都沒問題。你可以閉上眼睛,專心呼吸。
- 小提示: 可以在腰部下面墊一個枕頭,會更舒服。
5. 仰臥扭轉式 (Jatara Parivartanasana)
這是一個對脊椎很好的放鬆動作。你睡前在床上滑手機滑累了,就可以順便做一下。
- 怎麼開始: 躺著,膝蓋彎起來,腳掌平踩在床上。
- 然後呢: 雙手打開,像一個「T」字。然後把膝蓋一起倒向右邊,頭慢慢轉向左邊。你會感覺到左邊的腰、背,有一種被溫柔拉開的感覺。
- 停留多久: 一邊可以停個 2 到 5 分鐘,然後再換邊。
6. 仰臥束角式 (Supta Baddhakonasana)
這個動作對骨盆區域的循環很好,特別是女性。有些瑜珈老師會說它對緩解經期不適有幫助,但...嗯,這還是看個人感受。
- 怎麼開始: 躺著,然後彎曲膝蓋。
- 然後呢: 讓兩個腳掌心相對,膝蓋像蝴蝶翅膀一樣,自然地往兩側打開。
- 停留多久: 5 到 10 分鐘,專心感受大腿內側和鼠蹊部的伸展。
- 小提示: 如果你覺得大腿內側太緊、膝蓋懸在空中不舒服,一定要在膝蓋下面各墊一個枕頭。記住,目標是放鬆,不是拉筋。
7. 大休息式 (Savasana)
聽起來像在開玩笑,就是「攤屍式」。但說真的,這可能是所有瑜珈動作裡最重要,也最難的。因為它要求你...什麼都不做。
- 怎麼開始: 就...躺平。雙腳微微打開,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掌心向上。
- 然後呢: 閉上眼睛。從頭到腳,一個一個去感覺你的身體部位。感覺你的眉頭鬆開了,肩膀沉下去了,手指頭放鬆了...。
- 怎麼專心: 如果腦子一直有念頭跑出來,沒關係。你就...看著它,然後讓它飄走,再把注意力輕輕地拉回到你的呼吸上。不用對抗它。
- 停留多久: 至少 5 分鐘吧,如果可以,10 分鐘更好。
不知道怎麼選?可以參考這個
有時候動作太多,反而不知道該做哪個。這裡我...嗯,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也許可以幫助你根據當下的感覺來選擇。
| 動作名稱 | 大概適合什麼時候... | 做起來的感覺像... |
|---|---|---|
| 嬰兒式 | 心很亂,想自己靜一靜的時候。或是覺得下背有點緊繃。 | 把自己縮起來,很有安全感,像一個小小的堡壘。 |
| 穿針引線式 | 用電腦太久,肩膀跟脖子快變成一塊的時候。 | 嗯...像在幫卡住的肩胛骨做溫和的按摩,慢慢鬆開。 |
| 快樂嬰兒式 | 髖部感覺卡卡的,或是下背需要溫柔的舒緩。 | 有點俏皮的感覺,左右搖晃的時候,像在跟自己的身體玩。 |
| 靠牆抬腿式 | 腿站了一天,又腫又脹。或是單純累到什麼都不想動。 | 超級省力。你會感覺到血液...好像從腳流回身體,腿變得很輕。 |
| 仰臥扭轉式 | 脊椎感覺很僵硬,或是吃太飽肚子有點脹的時候。 | 像在擰一條濕毛巾,把脊椎一節一節的壓力都釋放掉。 |
| 仰臥束角式 | 骨盆區域感覺緊繃,或是想放鬆大腿內側的肌肉。 | 一個很被動的開髖,一切都交給地心引力,你只要負責呼吸就好。 |
| 大休息式 | 所有練習的最後,或是...你真的需要徹底關機的時候。 | 嗯...有點難形容。像是身體慢慢融化在床上,跟床變成一體。 |
一些常見的誤解
在開始之前,有幾個觀念...我覺得先釐清一下會比較好。
- 誤解一:「修復瑜珈不就是伸展運動嗎?」
不完全是。一般的伸展可能帶有「拉開」的企圖,但修復瑜珈的重點是「支撐」。是讓你在完全支撐下停留,讓肌肉自己慢慢、慢慢地放鬆,而不是你去拉它。 - 誤解二:「我筋骨很硬,一定做不來。」
正好相反。就是因為筋骨硬,才更需要這些溫和的動作。而且修復瑜珈的精髓是使用大量的輔具,枕頭、毯子、書本...任何能讓你舒服地待著的東西都是好工具。重點是「舒服」,不是「角度」。 - 誤解三:「沒有流汗,感覺就沒效?」
嗯...這個觀念可能要調整一下。修復瑜珈的目標不是燃燒卡路里,而是降低你的壓力荷爾蒙 (Cortisol),讓神經系統切換到休息模式。它的效果是內在的,是一種深層的休息,跟流汗...是兩回事。
說到底,我們好像總是對自己的身體太嚴格了。要求它跑快一點、撐久一點...但很少真正地去聽它說話。
就像手機每天都要充電一樣,我們的身心也需要。修復瑜珈...嗯,它就像是那個行動電源,在你快沒電的時候,給你一個溫和、有效的補充。
所以,今天晚上,試著把燈光調暗一點,放個舒服的音樂,然後...就選一兩個動作試試看吧。
不知道你...你最需要放鬆的是哪個部位?是整天打字的肩膀,還是站了一天的雙腿?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就...單純聊聊也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