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流血是牙齦發炎警訊?了解出血原因與日常改善要點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先說結論:洗牙流血,嗯,十之八九是發炎了

好的,直接切入重點。洗牙或刷牙時流血,到底正不正常?答案很簡單:不正常。健康的牙齦,你刷它、用牙線弄它,它頂多有點感覺,但不應該流血。 流血,就是一個最直接的警訊,告訴你:「嘿,我這裡發炎了!」

這就跟皮膚上有傷口會發炎紅腫一樣,牙齦也是。當牙齒周圍卡了太多髒東西,也就是牙菌斑,牙齦就會啟動防禦機制,血管擴張,大量的血液帶著免疫細胞衝過來,所以牙齦會變紅、變腫。 這個時候的牙齦很脆弱,稍微一碰,比如刷牙或洗牙的物理刺激,血管就破了,然後就流血。 所以,看到血不要先怪牙醫太粗魯,先想想是不是自己的牙齦早就「拉警報」了。

流血就是牙齒在求救,不是牙醫太暴力

很多人有個誤解,覺得洗牙流血是必然的,甚至是牙醫技術不好的象徵。錯了。洗牙的正式名稱叫「結石刮除」,目的是清除你平時刷不到的、已經硬化成石頭的牙結石。 如果你的牙齦是健康的粉紅色,那洗牙基本上不太會流血,或只有非常輕微的血絲。

問題就出在,牙結石本身就是個細菌大本營,它的存在會持續刺激牙齦,導致慢性發炎。 當牙醫用超音波器械把這些頑固的結石震掉時,等於是在一個已經發炎紅腫的區域進行「大掃除」。想像一下,你對著一個已經紅腫的痘痘用力搓,它當然會流血流湯。牙齦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流血的根源是發炎,而不是洗牙這個動作本身。

牙齦發炎三階段示意圖
牙齦發炎三階段示意圖

日常改善要點,不是只靠牙醫

所以,關鍵不在於害怕洗牙,而是要怎麼讓牙齦恢復健康,這樣下次洗牙就不會「血流成河」了。重點還是日常清潔,這件事牙醫幫不了你,得靠自己。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牙周病的特徵就是牙齦出血或腫脹,但這是可以預防的。

這裡的清潔,不是隨便刷刷就好。牙菌斑最愛躲的地方,就是牙齒和牙齦交界的那條「牙齦溝」。 所以刷牙的重點,是要連牙肉邊緣一起刷到。 至於牙縫,光靠刷牙是沒用的,必須搭配牙線或牙間刷。

說到這個,就來比較一下幾個常見的潔牙工具吧:

潔牙工具比較:牙線、牙間刷、沖牙機
工具 優點 缺點 個人筆記
傳統牙線 最服貼牙齒鄰面,清潔最徹底,也最便宜。 技術門檻最高,手勢不對等於白忙,還可能傷到牙齦。 老實說,我自己有時候也覺得很麻煩。但對於很密的牙縫,它還是王者。
牙間刷 操作比牙線簡單,對付比較大的牙縫或牙根凹陷處特別有效。 尺寸要選對,太小沒效果,太大塞不進去還會傷牙齦。需要準備多種尺寸。 牙周病患者必備。牙醫師通常會建議你用這個,因為牙齦萎縮後牙縫會變大。
沖牙機(水牙線) 方便快速,水柱衝力可以帶走大塊食物殘渣,用起來有種爽快感。 無法去除黏附力強的牙菌斑薄膜,只能當輔助,不能取代牙線或牙間刷。 適合懶人入門或戴矯正器的人。但千萬記得,它只是「沖」,不是「刮」,清潔力完全是兩回事。

對了,英國的國民保健署 (NHS) 的建議也很有趣,他們除了強調每天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縫外,還特別提醒刷牙後吐掉牙膏就好,「不要漱口」。 這點跟很多台灣人的習慣不太一樣,目的是讓高濃度的氟化物在牙齒表面停留久一點,加強保護。當然,這也要看個人接受度。

特殊情況:不是每次流血都一樣

雖然大部分流血都是牙齦炎,但還是有些特殊情況要留意。例如,懷孕期間的賀爾蒙改變、糖尿病控制不佳、或是服用某些抗凝血或降血壓藥物,都可能讓牙齦變得更容易流血。 如果你有這些狀況,記得要告訴你的牙醫師。

另外,如果流血的狀況非常嚴重,或者伴隨著牙齒鬆動、牙齦長出膿包、口腔出現不明腫塊等症狀,那就不是單純的牙齦炎了,可能是更嚴重的牙周病,甚至其他口腔病變的警訊,這時就必須趕快就醫。

使用牙間刷清潔牙縫
使用牙間刷清潔牙縫

刷了還是流血?常見的幾個卡關點

「可是我都照做了,為什麼刷牙還是流血?」這是個好問題。

最常見的卡關點有兩個:

  1. 越流血的地方越不敢刷:這是人性,看到血會怕,會想避開。但這完全是反效果。流血的地方,正代表那裡發炎最嚴重、細菌最多,反而最需要加強清潔。 你必須忍耐個幾天,勇敢地刷下去,把髒東西清掉,發炎改善了,血自然就停了。通常持續清潔一週就會有很明顯的改善。
  2. 方法錯誤,做白工:你可能很認真刷,但方法不對。例如刷牙力氣太大,反而磨損牙齒又刺激牙齦。 或者,牙線只是「彈」一下過去,沒有確實地刮牙齒的兩個鄰接面。這些細節最好在定期洗牙時,請牙醫或牙科保健員當場指導,甚至可以帶自己的潔牙工具去,讓他們看看你的用法對不對。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八成。 很多都是從這種被忽略的「刷牙流血」開始的。所以,這真的不是小事。

牙齦健康狀態前後對比
牙齦健康狀態前後對比

所以,到底該怎麼辦?

總結一下,看到血,別慌。把它當成一個提醒。提醒你該好好檢視自己的潔牙習慣了。半年一次的洗牙,不只是把累積的牙結石清掉,更重要的,是把它當成一次「期中考」,讓牙醫幫你檢查日常清潔的盲點在哪裡。 牙周病很多時候是不可逆的,但初期的牙齦炎是完全可以靠自己努力恢復健康的。

好了,今天筆記就到這裡。想問問大家,看完這篇,你現在看到牙刷上的一點血絲,第一個念頭是「下次要刷更仔細」,還是「完了完了,我牙齦壞了」?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你的真實想法吧。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09-29 Reply
    作為牙周病專科醫師,我很好奇大家對洗牙流血的看法。有沒有人遇到類似困擾?想聽聽你們的經驗,也可以分享一些專業建議。誰有興趣聊聊?
  2. profile
    Guest 2025-07-10 Reply
    欸不是啊,洗牙流血這麼常見,搞得像大事一樣。能不能提供一些真實的數據或是專業醫生的建議?我想知道更多細節,不然感覺都是空談。
  3. profile
    Guest 2025-06-15 Reply
    作為牙科診所的資深醫助,我超常遇到洗牙流血的案例!建議大家別輕忽,平常多注意牙齦健康,定期洗牙真的很重要啦~專業角度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