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多酚的抗氧化機制與保健研究:從黃酮類化合物到心血管健康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重點一句話

ok,開始了。今天談可可多酚。簡單講,裡面的黃烷醇 (flavanols) 對心血管很好,主要是能讓血管放鬆、改善血流,但不是所有巧克力都有用,而且怎麼吃、吃多少,細節差很多。

證據先拿出來:大型研究怎麼說?

講到這個,一定要提 COSMOS 研究 (COcoa Supplement and Multivitamin Outcomes Study)。這是一個超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試驗,找了兩萬多個健康的中老年人,追蹤了好幾年。 這不是在叫你吃巧克力,他們用的是可可萃取物補充劑,一天 500 毫克黃烷醇。

結果...有點複雜。對於主要的目標——也就是降低所有心血管事件(心肌梗塞、中風這些)——效果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但是!看次要的指標就很有趣了。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風險,降低了 27%。 如果只看那些乖乖按時服用補充劑的人,效果更明顯,總心血管事件少了 15%,心血管死亡風險更是降了 39%。

所以,結論是,有潛力,但還需要更多研究去確認。 這不是說吃了就沒事,但訊號是正面的。 另外,COSMOS 的子研究也看了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結果是...沒啥用。 所以先別指望吃這個變聰明。

所以,它到底是怎麼作用的?

好,接下來講機制,這部分比較硬核一點。關鍵字是: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

可可黃烷醇,特別是一種叫做「表兒茶素」[(-)-epicatechin] 的成分,可以刺激我們血管內皮細胞(就是血管最內層那層皮)去產生更多的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是個很強的血管舒張劑,它會讓血管的平滑肌放鬆,結果就是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血流更順暢。 這個過程叫做「血流介導的血管擴張」(Flow-Mediated Dilation, FMD),很多研究都證實可可黃烷醇可以顯著改善 FMD。

除了 NO,它還有抗氧化跟抗發炎的效果。 身體裡的自由基太多會造成氧化壓力,這對血管是很大的傷害。可可多酚本身就是個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忙清除自由基。 一些研究也提到它可能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減少血栓風險,不過這部分證據還沒那麼一致。

示意圖:可可黃烷醇促進血管舒張的過程
示意圖:可可黃烷醇促進血管舒張的過程

情境變體:黑巧克力、可可粉、還是補充劑?

這才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吧。直接吃巧克力可以嗎?答案是:可以,但要選對,而且很難吃到足夠的量。

問題在於,市售巧克力在加工過程中,為了調整風味(例如鹼化處理可以降低苦味),會大量破壞黃烷醇。 所以你吃的牛奶巧克力、白巧克力,基本上沒什麼保健效果,只有一堆糖跟脂肪。 根據台灣衛福部的規定,現在對「巧克力」的品名標示有嚴格要求,植物油加太多的甚至不能叫巧克力。 但這也只規範了成分,沒保障黃烷醇含量。

我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大家比較有概念。

類型 黃烷醇含量 優點 缺點 / 注意事項
高%數黑巧克力 (70%+) 不一定,差異很大。 容易取得,還算好吃。 熱量、脂肪高,糖也不能忽略。加工過程可能破壞黃烷醇,含量沒保證。還有重金屬(特別是鎘)的疑慮,食藥署也在關注這點。
天然/未鹼化可可粉 通常比巧克力高。 熱量、脂肪較低,用途廣。 味道非常苦!一定要選標示「未鹼化 (non-alkalized/natural)」的,不然黃烷醇剩沒多少。
黃烷醇補充劑 最高,且標準化。 劑量精準,就是為了研究中的效果而設計。沒有巧克力多餘的熱量和糖。 貴,而且就是吃藥的感覺,少了點樂趣。購買時要看清楚成分跟來源。

歐盟食品安全局 (EFSA) 有提出一個健康聲明,他們認為每天攝取 200mg 的可可黃烷醇,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彈性。 如果要靠黑巧克力吃到這個量,可能要吃掉不少,熱量會很可觀。 所以,如果你是為了保健效果,天然可可粉或直接用補充劑,可能是更有效率的選擇。

不同型態的可可來源
不同型態的可可來源

限制與常見錯誤

講了這麼多好處,還是要潑點冷水。可可多酚不是萬靈丹。

首先,效果不是永久的。研究發現,停止攝取後,血壓什麼的很快就回到原樣了。 所以這得是個長期習慣。

再來,劑量很重要。吃太少沒用,吃太多...主要是指從巧克力攝取時,會伴隨高熱量、高糖、高脂肪的問題。 台灣國健署也提醒大家要「重質不重量」,聰明選擇。

最後是幾個常見的誤解:

  • 誤解一:牛奶巧克力也健康。錯。牛奶中的蛋白質可能會結合多酚,影響吸收,而且糖太多了。
  • 誤解二:吃了就可以抵銷不健康生活。錯。最近有研究說黃烷醇能抵銷一點久坐的傷害,但這絕對不代表你可以不動。 運動、健康飲食還是基礎。
  • 誤解三:只要是黑巧克力就好。錯。加工方式是關鍵,「鹼化處理」是黃烷醇殺手,要盡量避免。
血管健康的比喻:從僵硬水管到彈性軟管
血管健康的比喻:從僵硬水管到彈性軟管

總結一下我的筆記

所以,今天的 takeaway:可可黃烷醇,尤其是表兒茶素,確實能透過增加一氧化氮來改善血管功能。大型研究 COSMOS 顯示它可能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但還需要更多證據。 想靠吃來保健的話,選高趴數、未鹼化的黑巧克力或可可粉,但要注意總熱量。 補充劑是個效率選項,但就少了點吃的樂趣。別指望它能取代健康的生活型態,它只是一個輔助工具。最重要的,還是要動起來、均衡飲食。

這篇筆記就先到這邊。你平常會吃黑巧克力嗎?是為了好吃還是為了健康?留言分享一下吧!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09-16 Reply
    哇!可可多酚真的很酷耶😎 最近剛在營養課學到,抗氧化這麼強,感覺比想像中厲害。不過補充劑要怎麼選呢?好像有點複雜...
  2. profile
    Guest 2025-06-05 Reply
    作為一個長期研究保健領域的專家,我對可可多酚的說法還是有點存疑。數據看起來很誘人,但臨床證據還需要更多嚴謹的驗證。不過,持續關注這個議題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