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如何影響膽固醇?研究觀點與常見作法整理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嗯...最近看到一個研究,說真的,有點嚇到我。

研究說,那些長期被跟蹤、騷擾的女性,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比一般人高了大概四成。如果她們還申請了限制令,那這個風險會飆到快七成。

這不只是一個冰冷的數字。它其實在告訴我們,心理上的那種巨大壓力,是真的會在身體上留下痕跡的,而且是很久很久的痕跡。我自己...嗯...也算是親身走過一段壓力非常非常大的時期,後來身體就出現一些狀況,像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還有後來被診斷出的自體免疫問題。那時候的我,說真的,從來沒想過要去檢查我的膽固醇。但現在回想起來,我猜當時的數字應該是高得嚇人。

後來在工作中接觸到很多案例,我發現一個共同的模式。不管是長期焦慮、有創傷後壓力,還是自體免疫、腸道失衡的人,很多人明明吃得超乾淨,但膽固醇數字就是卡在那裡,降不下來。

線索...好像都指向同一個地方:腎上腺功能失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壓力荷爾蒙」系統亂掉了。

所以,我想說的是,你的膽固醇報告,它告訴你的可能不只是你吃了什麼,更多的是,你的身體正在如何應對壓力。

在我們繼續聊下去之前,還是要先聲明一下。這篇文章裡的資訊,算是一種經驗分享跟觀點整理,不能當作醫療建議。如果你想做任何改變,千萬記得,一定要先跟你的醫生或專業人士討論。

TL;DR

簡單講,如果你飲食控制了、也運動了,但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問題可能不是出在你的嘴巴,而是你的腎上腺可能已經過勞,在跟你求救了。

大家好像都誤會膽固醇了

在講壓力怎麼搞亂膽固醇之前,我想先幫膽固醇說句話。它真的不是大家想的那麼壞。說真的,沒有它,我們根本活不下去。

你身體裡每一個細胞的細胞膜,都需要膽固醇來維持那個...嗯...強度跟彈性。而且,很多重要的東西,像是幫助你對抗壓力的荷爾蒙、維生素D、還有消化脂肪需要的膽汁酸,都是用膽固醇當原料做出來的。

我自己是覺得,單看 LDL 膽固醇(就是大家說的「壞膽固醇」)來判斷心血管健不健康,其實有點片面。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更重要。但沒辦法,它就是健檢一定會驗的項目,醫生也習慣從這裡開始看。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搞懂它到底在幹嘛。

膽固醇在血液裡,是裝在一些叫做「脂蛋白」的載體裡運送的。健檢報告驗的就是這些:

  • 低密度脂蛋白 (LDL):這就是所謂的「壞膽固醇」。它的工作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但如果它被氧化或糖化了,就...嗯...很容易黏在血管壁上,造成問題。
  • 高密度脂蛋白 (HDL):所謂的「好膽固醇」。它的工作像個清道夫,把多餘的膽固醇收回肝臟,看是要回收再利用還是處理掉。
  • 三酸甘油酯:這是一種儲存起來的脂肪。如果這個數字很高,常常跟胰島素阻抗有關係。

一般來說,如果這些數字不好看,第一個聽到的建議通常是「改變飲食」。但故事...真的不只這樣。壓力對這些數字的影響,有時候比你吃下肚的東西還要大。

壓力與膽固醇的抽象連結
壓力與膽固醇的抽象連結

壓力是怎麼把你的膽固醇系統搞亂的?

當壓力一直來,不管是情緒上的、工作上的,還是身體上的,你的身體就會切換到「生存模式」。這個模式主要是靠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兩種荷爾蒙在驅動。

但這些荷爾蒙不只影響你的心情,它們會直接改變你肝臟處理脂肪的方式。腎上腺素會叫肝臟趕快釋放更多血糖,給你瞬間的能量,順便...對,也會釋放額外的三酸甘油酯和 LDL 膽固醇。

在以前,壓力可能意味著要逃離猛獸,這些多出來的糖跟脂肪,就是給你肌肉燃料,讓你跑得更快。但現在呢?我們的壓力來自回不完的 email、趕不上的死線、跟家人的爭吵...這些燃料沒有地方去,就一直在你的血液裡晃來晃去,然後就開始出問題了。

而且,慢性壓力還會讓你的膽固醇「清潔大隊」罷工。肝臟上面負責回收 LDL 的接收器,會變得不那麼活躍。結果就是,膽固醇在血液裡停留的時間變長了。

再加上壓力引起的身體發炎... LDL 就更容易被氧化,變成那個「壞掉的」版本,心血管風險就跟著升高了。

總結一下就是,身體一方面拼命製造更多膽固醇,另一方面又很難把它清除掉。整個系統就這樣卡住了。久而久之,就算你吃得很養生、天天運動,膽固醇數字還是可能降不下來。

高 LDL...會不會是身體在跟你說別的?

這是我覺得整個謎題裡,最常被忽略的一塊。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有時候我們覺得身體缺了某個東西,就拼命補,但好像沒什麼用。例如,有人為了睡好一點去吃鎂,結果反而覺得更累、血壓怪怪的。後來才發現,不是鎂本身的問題,是身體缺乏其他把它用好的...嗯...輔助零件,所以根本沒辦法好好利用它。

我就在想,膽固醇會不會也是這樣?

高 LDL,也許不只是身體製造太多、或者清除太慢。有沒有可能,它是一個信號,告訴我們「膽固醇已經夠了,但身體不知道怎麼用它」?

也許,這是一種「功能性缺乏」。

大家都很怕「皮質醇過高」,但其實「皮質醇過低」也一樣麻煩。皮質醇太低,常常跟腎上腺疲勞或「耗竭」(burnout) 有關,會讓我們覺得精疲力盡、無法集中精神、代謝變差。

重點來了:膽固醇,是製造所有類固醇荷爾蒙(包含皮質醇)的基礎原料。

腎上腺需要原料時,主要是透過 LDL 和 HDL 的接收器,直接從血液中抓取膽固醇來用。如果腎上腺的功能...嗯...變差了,它「拿貨」的速度就會變慢。那結果是什麼?就是有更多的膽固醇留在血液裡,無處可去。所以你一抽血,就看到 LDL 數字很高。

這個想法,也跟我臨床上觀察到的模式很吻合。所以,高 LDL,會不會其實是腎上腺在暗示我們:「我拿不到我需要的原料了」?

腎上腺荷爾蒙合成路徑示意圖
腎上腺荷爾蒙合成路徑示意圖

壓力還會偷走你身體的「螺絲釘」

壓力不只會讓系統失衡,它還會...嗯...像個小偷,不斷消耗掉你身體製造和使用荷爾蒙所需要的關鍵營養素。

舉個例子,維生素C。你可能知道它是抗氧化劑,但你知道嗎?我們全身維生素C濃度最高的地方,就是在腎上腺。它既要幫忙對抗壓力帶來的氧化傷害,也是製造皮質醇的必要成分。

跟大部分哺乳動物不一樣,我們人類自己沒辦法製造維生素C,必須一直從食物補充。研究發現,長期的壓力會快速耗盡腎上腺裡的維生素C。我之前有個案子就是這樣,飲食非常乾淨,人卻一直很累,膽固醇也高。一測,果然,皮質醇和維生素C都非常低。後來針對性地補充,睡眠品質和恢復狀況(從他的睡眠追蹤器看得到)就好很多。

然後是B群,特別是維生素B5。B5是「輔酶A」的前驅物,這個輔酶A...它在膽固醇代謝和荷爾蒙製造這兩條路上,都超級重要。所以補充B5,等於是同時支援這兩邊的運作。

還有維生素A,它管著那個 LDL 接收器的活性,也就是幫助膽固醇能順利進入細胞的「門禁卡」。壓力大、肝功能不好的時候,維生素A就容易被消耗掉。

其他還有像是鎂、鋅、硒、Omega-3 脂肪酸...這些東西都跟高 LDL 還有腎上腺功能失調有關。

說到這個,在台灣我們很常講「爆肝」,擔心肝不好。其實這個概念,跟腎上腺疲勞有點像。它們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身體的資源被過度榨取,導致整個系統運作不順暢。目前衛福部國健署的指引,通常會建議你先從飲食、運動著手來控制膽固醇,這當然是基礎,也絕對沒錯。但如果這些你都努力做了,數字還是沒變,那或許今天談的這個「壓力-營養-膽固醇」軸線,是另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這也比較接近國外一些功能醫學(Functional Medicine)在看的角度。

那...到底該怎麼辦?先別亂補,先搞清楚狀況

所以,如果你懷疑自己有腎上腺疲勞和膽固醇的問題,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先不要急著去買一堆保健品來吃。

第一步是「檢測」。準確的檢測,才能讓你對症下藥,而不是在瞎猜。

你可以試著回答三個關鍵問題:

  1. 我的腎上腺功能(壓力荷爾蒙)是不是失調了?
  2. 我是不是有營養素的缺乏,影響了膽固醇的利用和荷爾蒙的製造?
  3. 我的膽固醇問題,到底是「功能性過剩」還是「清除出了問題」?

要回答這些問題,可能需要一些比標準健檢更進階的測試。下面我簡單整理一下:

檢測項目 它告訴我們什麼 我的看法(非醫療建議!)
標準血脂肪檢查 (Standard Lipid Panel) 就是你健檢報告上會有的 LDL, HDL, 三酸甘油酯那些數字。 嗯...這是基礎啦,但它只給了我們一個結果,沒說為什麼。數字高,像是在說「失火了」,但沒告訴我們是誰放的火。
全天皮質醇壓力分析 (如 DUTCH Test) 看你一整天(例如早、中、晚、睡前)皮質醇分泌的曲線和總量。 這個就比較進階了。可以看出你的壓力荷爾蒙到底是太高、太低,還是該高的時候不高、該低的時候不低。我自己覺得這對理解「耗竭」程度蠻關鍵的。
功能性營養分析 (如 OAT, NutrEval) 檢測身體是否有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脂肪酸等的缺乏或不平衡。 這個也超實用。不然你真的不知道身體到底缺了哪個「螺絲釘」。直接告訴你該補充維生素C,還是B5,或是其他東西。

當你把這些結果拼在一起看,整個圖像就會清楚很多。你膽固醇高,到底是肝臟製造太多?還是腎上腺「罷工」不肯用?或是根本就只是缺乏某個關鍵營養素,導致整個生產線卡住了?

不同檢測結果所揭示的內在故事
不同檢測結果所揭示的內在故事

把鏡頭拉遠一點看

這幾年在工作中的體會是,高 LDL 很少單純只是飲食問題。更多時候,它是身體在揮舞一支旗子,告訴你上游的某個地方——你的壓力反應系統、你的腎上腺、你的營養供給——需要你的關注了。

雖然科學和現代醫學把身心分開來看,但它們從來都不是分開的。你的神經系統、荷爾蒙、免疫系統、心血管健康...它們全都交織在一起。

當你開始學習如何支持你的腎上腺,你同時也是在支持你的心血管、你的內分泌、你的大腦,甚至是你的情緒。

所以,如果一直有人跟你說「吃好一點就好」,但你的膽固醇就是不動如山,而且你的壓力指數也快要破表,那或許,是時候把鏡頭拉遠一點,看看全局了。

你的健檢報告,其實在說一個故事。問題是,我們有聽懂嗎?

聊到這裡,也想問問你,是不是也遇過那種明明吃得很清淡、很努力運動,但膽固醇數字就是降不下來的困擾?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你的經驗或看法。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