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益生菌禁忌要注意什麼?營養師從統一建議轉向個人化配對的關鍵差異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掌握個人化益生菌選擇的實用行動方法

  1. 先試三天每天飲用益生菌,觀察身體的反應

    幫助您評估益生菌的初步效果,並調整後續的飲用策略(如何驗證:3天後記錄身體的變化,例如胃部舒適度)

  2. 直接用益生菌對照表格,將自己的健康狀況與益生菌的功能進行匹配

    提高選擇的準確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如何驗證:在2周內記錄匹配的效果)

  3. 馬上做好個人化的益生菌配方,尋求營養師的建議

    讓專業人士根據您的健康需求提供最佳的益生菌組合(如何驗證:1個月內評估健康狀況改善)

  4. 記得要每周檢視一次益生菌的效果,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保持益生菌的效果最佳化,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如何驗證:每周記錄身體的變化和健康狀況)

驗證益生菌個人化建議的真實效果差異

益生菌到底有多熱門?嗯,真的有點嚇到我欸。2025年全球市場說要衝到860億美元,這金額…你大概怎麼想都很難抓到那個感覺,就是一整個「巨」字寫在臉上那種。

不過我要講個冷門重點喔 - 超多人其實是在亂選一通,各種品牌、包裝花樣,反正就是看到哪個順眼就買。有些人連挑都懶,結果吃了老半天也沒什麼感覺,直接心累放棄,根本白白浪費。

然後有件很好玩的事情:如果把益生菌推薦變得「量身訂做」一點,有數據發現,即使價錢變貴三成左右,竟然還是更多人願意花下去。欸,到底怎麼回事?仔細想,其實很簡單啦,就是大家終於覺得自己買的不是心理安慰,而是真的被重視、有效的東西啊。說穿了,人只是想知道 - 我的錢沒有被當空氣用掉。

認識營養師從傳統建議轉向個人化服務的契機

林營養師,台中人,差不多15年都在診間幫人看營養。不過她一直是那種…嗯,很傳統的做法吧,就是照教科書走的那一派。她覺得只要給大家一樣的建議,就大概能解決八九成問題啦,所以一直這麼做。

最近這幾年,她很想讓更多人腸胃變好,但說真的,也卡住了。最大的困擾,其實是太依賴那些理論,你知道,什麼標準流程啊,缺少去考慮每個人的不同狀況。唔,有點像是…反正誰來,她也差不多都給同一套方法。

然後,那個契機點是在2023年底。她突然發現一件很頭痛的事:有三分之一來問益生菌的人,乖乖吃她推薦的東西之後,不但沒變好還開始肚子脹、甚至拉肚子 - 整個效果跟預期完全相反。有些本來身體就比較弱、有些年輕力壯,可用法用量完全沒區別,好像根本沒考慮到他們自己的狀態。

我記得有一天晚上,她在查資料(應該也是找答案啦),無意間刷到我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就是談「益生菌要怎麼配對才真的是適合每個人」那種內容。我們裡面有聊到什麼腸道菌群檢測、數據分析之類,她看到以後真的眼睛一亮。結果沒多久就主動私訊我們,把她在臨床上遇到的瓶頸講了一遍,很明顯超級希望能找到更準、更適合的方法去評估客戶,不再只是套教科書那一套了。

認識營養師從傳統建議轉向個人化服務的契機

設定益生菌諮詢服務的具體改善目標

一提到2024年第一季的目標,她整個人聲音直接變得有點緊張,「我那時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很『科學』的數字目標 - 想把客戶滿意度從65%拉到85%以上,然後還要讓那些因為各種身體不適而放棄的比例,從三成壓低到一成以下。你聽起來會不會覺得超級專業?哈哈。」

結果她忍不住笑了一下,帶點無奈那種。「但其實啊,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做這些。我根本沒有什麼腸道菌群檢測機器,而且說到個人化營養評估,那也是半桶水。最糟的是,我做了十五年都是套用標準建議,要突然來玩所謂的客製化,講真的…是有點慌啦。」

「每次在那邊盯著數據,壓力大到晚上都睡不好。有三成客戶吃了我介紹的益生菌,結果更不舒服,唉…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方向了。」說到這裡她停下來,「我覺得啦,是時候找真正厲害、經驗多一點的腸胃科醫師或功能醫學的人來帶我,不然一直靠書上講的不知道能混多久。現在總算知道該向誰開口問了。」

避開統一建議陷阱並建立精準配對策略

遇到林營養師那天,她的心情明顯低落,原來是狀況有點爆炸。因為直接跟著統一品牌的建議,把熱賣的複合益生菌推給所有人,結果超慘 - 12個人裡面4個腹脹很嚴重,2個還連拉肚子一週多,搞到大家都不想買,滿意度只剩48%,氣氛像掉進黑洞。最根本的問題其實就是沒考慮每個人腸道本來就不一樣,結果變成一種亂槍打鳥。

— 幫每個人建立腸道健康問卷,把飲食、上廁所情況、吃過什麼藥全部詳細寫上去,不留空白
0_img_probiotics-side-effects.jpg

— 檢測只用有醫療認證的單位,不要給那些雜牌公司騙了
1_img_probiotics-side-effects.jpg

— 拿到分析報告後不是繼續亂配合成品,而是專挑單一菌種下手,先穩定基本盤再說
2_img_probiotics-side-effects.jpg

三個月過去,狀況變超多:客戶滿意度直接衝上82%,中途不做了的人掉到只剩12%。不過你要說全世界完美嗎?其實沒有啦 - 成本還是多了35%,有些本來就很精算的客戶就沒再來了,不過大致上大家的腸子都活過來了,這樣應該算值了吧。

掌握個人化益生菌選擇的實用行動方法

欸,先跟你說個我最近看到的有趣發現~林營養師他們做了一份問卷,結果真的很出乎意料:那種客製化、針對個人去配益生菌的建議,其實比一般市面上那種「人人都一樣」的方式貴30%,可是居然更多人願意買單耶!到底為什麼?感覺背後應該藏了什麼,不然怎麼會有人反而花更多?

然後啊,我想到陳女士那個案例,她之前一直亂吃別人的推薦,可是都沒啥效果,直到她拿到屬於自己的腸道菌報告才恍然大悟:「原來我體內是長這樣喔?」這種感覺好像…就像突然拿到自己身體專屬的「操作手冊」吧。之前的一堆嘗試沒用,也瞬間懂了。

說到這裡,有幾個數字真的讓人下巴快掉下來。客製化益生菌組的人只有21%服用時會有不舒服,但傳統益生菌組竟然高達57%會不適。而且更離譜的是,如果問他們還想不想繼續用,前者有86%願意繼續吃,傳統組只剩64%。差太多了吧?

簡單講啦,就是每個人的腸道都是獨立王國啦,用一套公式打天下當然常常沒fu。你想嘛,就跟鞋子一樣,你腳型特別穿客製鞋雖然比較貴但真的合腳、舒服又值得,有些便宜貨踩兩天直接壞光還磨腳…比起來價值根本差很多。

突然想到,如果你最近也在考慮健康這些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可以趁現在回顧一下自己以前吃過哪些益生菌、有什麼消化或腸胃小怪事?把狀況寫一寫,到時候給營養師看的時候就超級方便,他們也能更快幫你精準判斷。不只省錢,也比較快解決問題,你說是不是這樣才聰明?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10-02 Reply
    嗯...這個益生菌的事,說實在我自己之前吃的時候,好像還比較常肚子痛、拉肚子,整個反而更不舒服。欸大家都一直講說益生菌超安全,但老實講我就是沒有遇到那種效果啦,結果變得有點不太敢吃。算了,不知道有沒有人真的知道那個副作用到底怎麼解釋啊?差不多就這樣。
  2. profile
    Guest 2025-08-21 Reply
    孩子最近老是肚子痛,聽說益生菌可以幫忙,但又怕亂吃出問題。真的很想找個靠譜的方法調理腸胃,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我點建議!
  3. profile
    Guest 2025-05-27 Reply
    請問耶,我家小孩最近老是肚子不舒服,聽說益生菌可以幫忙,但又擔心有甚麼禁忌要注意的?營養師大大可以指點迷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