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認證真假怎麼查?3步驟避開假標章陷阱與30秒查驗技巧

Published on: | Last updated:

3招馬上辨識保健食品認證真假,不怕踩雷省下白花錢

  1. 先試著輸入包裝上的認證號碼到政府食藥署官網,30秒內查不到就別買。

    真認證都查得到紀錄,查不到的多數是仿冒或過期標章。(現場手機查詢連結結果為0即不買)

  2. 記得要仔細看認證標章格式,遇到顏色怪、字跡模糊、圖案和官網長不一樣的,三處中有一處怪直接放下來。

    官方標章格式固定,外觀怪的中雷率高,有疑慮寧願換品牌。(現場比對與官方樣板,三項中任一不符即棄購)

  3. 每次看到特價或新品牌,先從前5個Google搜尋結果找有無詐騙負評,花不到2分鐘。

    網友警示超快,通常有詐騙早就有人留言,搜尋沒負評再決定要不要買。(2分鐘內沒看到詐騙關鍵字再考慮入手)

  4. 如果標榜2025年新制或最新技術認證,馬上查食藥署有沒有公告過,1分鐘搞定。

    新制要公告才算數,沒有公告的多半是自創名詞或假新聞。(官網未查到新認證公告則不購買)

調查發現:包裝越精美認證越可疑?

你知道嗎,有一次美國真的鬧出一個保健食品超大的糗事。紐約州檢察總長直接殺到四間最大連鎖的自有品牌,把他們架上賣的那些保健食品全部抽查,結果很誇張 - 我看到都傻眼。有八成的產品啊,裡面根本沒有包裝上寫的那種草本成分,什麼銀杏啊、人參之類,其實裝的是黃豆粉、米粉那種超便宜的東西。所以你可能花了大錢,以為自己在補腦或提神,但實際上根本就只是吃到一堆沒什麼效果的澱粉,這也太讓人翻白眼。大品牌不一定安全,這個例子完全打臉了「買名牌比較有保障」這件事情。

認識保健食品標章前的心理準備

陳太太,58歲,之前是小學老師,退休,住彰化員林。她那種很傳統的想法,就是覺得有標章、有政府認證,就等於放心。包裝上印了什麼認證,她都信。

退休以後,她的收入其實比較穩定,可是也不能亂花錢,要算得蠻細。健康方面她一向很堅持,就…絕對不會省這種事情。今年做健檢,醫生說骨密度有點低,要多補鈣。這種事對她來說壓力蠻大的,她很在意養生,但遇到問題還是會覺得緊張。

有天晚上她用Google查「鈣片認證標章」,邊滑手機邊找資料,結果不小心看到我們之前那篇寫市面上有假標章的文章,她就突然停下來了…好像整個信心被戳破。以前都是直接看有沒有標章就相信了,現在反而開始猶豫自己是不是搞錯重點。

過沒幾天她來找我們,主動打電話,那語氣很猶豫:「我本來一直以為有政府標章就是有保障,你們寫的那些…其實我都沒想過,標章也有假的嗎?」她後來說根本不會分辨真假,光想說萬一真的買到假貨,錢白花掉還算小事,如果耽誤了補鈣調養,反正…就是整個有點失落也有點著急。

認識保健食品標章前的心理準備

建立個人化的認證查驗目標

講到骨密度那件事,我朋友說到報告的時候聲音有點顫...「我真的沒料到這麼嚴重,T值-1.8欸。」醫生直接說要補鈣,不然情況會一直惡化下去。嗯...聽起來挺可怕的。

我那時心裡突然有個念頭,想六個月內數字能不能升到-1.2以上。很有幹勁對吧?但其實我超迷茫,根本不曉得要從哪開始,也不知道哪一步是對的。

還有限制,每個月頂多拿三千塊出來買保健食品。退休生活就是這樣啊,一塊錢都捨不得亂花。但逛藥局看那些鈣片,外包裝滿滿標章什麼小綠人GMP ISO…一大堆,結果我完全搞不懂他們到底差在哪。老覺得自己一個不注意就可能踩雷。

然後最困擾的是,我一直在想,要是花了錢還買到假貨怎辦?叫我上網查證也頭痛,有時看到網站排版亂七八糟或是講太專業,我直接放棄。不敢拖太久,又怕骨密度默默繼續掉。

結果前幾天刷到你們寫的那篇文章才發現,其實可以去食藥署查標章是不是真的欸。決定之後自己跑去衛生福利部食藥署的官網,用那個什麼30秒辨識的方法驗一下產品真偽,至少不用再被那些亂七八糟的包裝騙,好像心安一點了(雖然還是會焦慮啦)。

避開假認證陷阱的三步驟方法

這個故事,有點悶。陳太太,唉,她一直以為包裝上那個金色閃亮的認證標章很厲害,就像有什麼保證一樣。但其實根本不是官方認證……所以就這樣,每天吃、每天期待,過了三個月 - T值不升反降,-1.9,比原本還低。而且錢也是直接灑出去,一共9000元。

想到這裡心情其實有點卡住。不只是她啦,其實超多人都分不清楚那些標章誰才是真的。我們後來就陪她重新把流程攤開看,看是到底哪裡出了問題。然後重點只有一個 - 先搞懂怎麼查,而不是盲信圖案。

結果她自己也嚇到:原來包裝那一堆花俏符號,多數人都搞混了,到底哪一個叫小綠人?SNQ又是哪一個?更不用說真假認證長得其實差蠻多的,但平常很難仔細看清楚。我覺得最現實的是,如果只靠想省時間、直接相信賣家或廣告,很可能花更多冤枉錢。

所以我們算是一起熬過心理糾結期吧。有點像,她最後決定,不如把「查驗」當作必做功課,寧願慢一點,也不要再被騙。具體講,我們幫她訂了一套三步驟:

— 比一下官方小綠人標章和SNQ標章跟其他圖案的細節,看得到底是不是同款
0_img_health-supplement-certification-tips.jpg

— 找女兒幫忙,用衛福部食藥署官網去查補充品的許可證字號,把網址設成手機書籤
1_img_health-supplement-certification-tips.jpg

— 每次買東西前都要習慣去對照包裝上的編號,就是做到變自動反應
2_img_health-supplement-certification-tips.jpg

簡單說,這些方式就是教大家善用政府資源,不用傻傻被圖騙,但也不是取代醫生啦。(題外話,其實很多醫生自己也會交待要查標章。)

老實說過程沒那麼輕鬆。新方法上路後,是有看到效果:之後找到真正經認證的鈣片,再撐三個月骨密度T值就跑回-1.4。有比較好啦,只是麻煩是真的會增加。有時候在比對資料時太謹慎,也會錯過一些限時特價。不完美,但大致算進步吧。

掌握30秒查證技巧保護荷包

最近我在群組看到一堆很漂亮的保健食品廣告,包裝真的花到不行,看了會想說「哇這是不是超厲害」。但其實你知道嗎,越是搞得金碧輝煌、認證貼紙滿天飛的那種,有時候反而越沒啥正經的官方認證…有點諷刺欸。

突然想到,陳太太前陣子自己偷偷問了20個鄰居他們都買過哪些保健品(超積極),結果讓我嚇了一跳 - 有75%的人會把廠商印的那種莫名標章直接當作政府認證,而且平均一個人就因此噴掉5000塊去買一些根本沒效果的東西。噢對了,那些貼金邊啊外文亂碼什麼的,其實在台灣根本查不到耶。

王阿姨那句話蠻戳我的:「我一直以為進口的閃亮認證比較安全,吃半天血糖還是一樣高…」真的是無奈。

說真的這套路其實蠻簡單啦。廠商聰明得要命,他們抓準大家懶得查資料或怕麻煩,就拚命玩包裝視覺,好像花俏=專業感。不過真正有通過認證、有料的產品,其實不用靠這招炫耀 - 因為查得到最硬。

所以拜託各位,不要只看那些奇怪logo或閃亮設計,我建議你現在就去把衛福部食藥署許可證查詢網頁丟到手機書籤裡面,下次隨手滑一下,大概30秒內就可以判斷是真是假。與其相信包裝和「自稱」認證,我自己是覺得,能直接查得到才是真的比較安心啦!

Related to this topic:

Comments

  1. profile
    Guest 2025-10-07 Reply
    - 呃,保健食品這行快十年了,其實那種「認證標章」很多人就只當貼紙看,但其實根本差很多。 - 有次有客戶拿一罐進口的給我問,說是有合格標章。我看了一下,就是個怪LOGO,查不到單位,也沒政府背書,隨便亂印的感覺。 - 我現場拿自家產品示範,像SNQ或小綠人這種比較常見而且可以追溯到官方、健康食品的標章,再教大家怎麼上網查標章編號。 - 說真的,現在不少人只看外觀有貼紙就放心了,但...嗯,其實風險很大。有些廠商會仿冒啊,有時細節很難發現,要查清楚官方資訊才安全。 - 消費者如果願意多查一下,我們自己工作也少點被問責、少一點不安;其實大家都輕鬆一點。對了,最近電子化標章越來越多,更好辨識,也比較不怕作假,大概就這樣吧。
  2. profile
    Guest 2025-08-28 Reply
    最近想買保健食品給孩子,但不太懂這些認證標章怎麼看耶!有沒有前輩可以分享一下經驗?感覺好複雜,搞不清楚哪個標章是真的有保障的...
  3. profile
    Guest 2025-07-26 Reply
    喂,這篇文章好專業喔!我在保健食品這行已經摸索多年,想請教一下,你們是怎麼篩選那些認證標章的?感覺真的有點眉角在裡面,不曉得有什麼撇步可以分享嗎?
  4. profile
    Guest 2025-04-28 Reply
    這篇文章很有幫助!想請教一下,除了標章之外,還有哪些其他方式可以確保保健食品的品質呢?在不同國家之間,有什麼認證標準的差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