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團隊!我們正在籌備一個關於酒糟肌膚的全球性專題,需要各國皮膚科專家的臨床數據和護理案例。這議題在亞太區特別熱門,但歐美的最新療法也超值得關注~能不能請各區域辦公室幫忙整理當地資料?感恩啦! Apr 11
這篇健康操指南整理得很到位啊!作為健身教練,我覺得可以補充一點:初學者最好先從「客製化計畫」開始,配合「注意事項」慢慢調整強度,等基礎打穩了再挑戰「進階技巧」會更安全喔~大家運動時記得量力而為啦! Apr 10
最近剛開始練瑜伽,發現真的不是每個動作都適合初學者耶!之前沒注意差點拉傷,後來看了禁忌症才知道有這麼多要注意的地方,像是椎間盤突出的人要特別小心。大家開始練之前真的要好好評估自己的狀況啊~ Apr 10
其實我覺得圓肩問題光靠運動效果有限耶...很多人都是長期姿勢不良或肌肉失衡造成的,單純練背部可能治標不治本啦!是不是該先從日常習慣開始調整比較實在?像我自己就是換了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才有明顯改善~ Apr 09
學長你好~看完這篇覺得蠻有啟示的,不過想小小請教一下,關於"自我無私帶來幸福"這個部分,有時候幫別人反而被當工具人,這樣真的會幸福嗎?我自己經驗是有點矛盾啦...還是說有什麼更智慧的實踐方式可以分享嗎? Apr 09
哎呦,這幾篇標題看起來中醫療法好像很神,但老實說我覺得部分觀點太理想化欸!像「中西醫協同治療」講得容易,實際執行時根本沒那麼簡單好嗎?西醫檢查都找不出原因的耳鳴,中醫把脈就能搞定?要不要先聊聊有多少人吃水藥吃到怕還是沒效啊? Apr 09
哇~這篇真的超實用!在歐洲這邊很多40+女性也開始注重「預防性保健」,像我們會特別關注更年期前期的營養補充,還有地中海飲食概念的保健品。不過各國法規差異大,建議挑選時要注意是否有歐盟CE或美國FDA認證唷! Apr 08
嘿,看到這篇關於平板支撐的分享覺得挺有意思的!不過有點好奇,在亞洲和歐美的訓練體系中,對「長時間維持平板」的追求是不是有點過頭了?畢竟核心訓練應該更注重功能性而非單純計時對吧?想聽聽大家對這種文化差異的看法~ Apr 08
其實我覺得啦,老人家補營養當然重要,但也不用太過迷信營養品啦!很多時候均衡飲食就夠了,而且有些營養品吃太多反而會傷身體捏。與其花大錢買瓶瓶罐罐,不如多注意日常飲食的新鮮度跟多樣性,這樣不是更實在嗎? Apr 06
這幾篇主題確實點出老年人營養的重要面向,不過想請教一下,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長者飲食習慣差異這麼大,這些建議在歐美或亞洲地區的適用性會不會有落差啊?畢竟像地中海飲食和東方傳統飲食結構就蠻不一樣的說~ Apr 04
"其實我覺得啦,保健食品再怎麼吃都不如直接改變用眼習慣有效餒!像我們這種整天盯電腦的,與其花大錢買葉黃素,不如每30分鐘起來動一動、看看遠方比較實在啦~當然營養補充也不是完全沒用,但根本還是要從生活習慣下手啦!" Apr 04